應我校科技處和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華東理工大學龔學慶教授7月14日做客我?!扒把乜茖W報告”,報告由環(huán)境學院王傳義教授主持,環(huán)境學院部分教師和研究生參加本次報告會。
龔學慶教授為與會師生作了題為“智能算法在多相催化和表面科學研究中的應用”的學術報告,他指出傳統(tǒng)計算模擬主要采用理想的材料模型,很有可能無法揭示實際復雜催化體系中的材料結(jié)構信息以及催化構效關系,因此也難以全面闡明多相催化的基本機理和概念。為解決此問題,龔教授團隊采用遺傳算法等智能算法輔助計算模擬,并將其應用于多相催化的理論研究中。具體來講,即通過大幅度改寫遺傳算法程序USPEX,使之更有效的處理多相催化材料表面體系,并將其與常用的密度泛函理論計算程序VASP及分子力場程序GULP聯(lián)用,用于不同尺度下重要多相催化材料結(jié)構和催化活性的研究。這一方法的突破成功實現(xiàn)了二氧化鈦表面重構及演變路徑的搜索,氧化鐵-二氧化鈦復合單層氧化物結(jié)構及催化活性的確定,金屬氧化物表面不同覆蓋度條件下H2O的吸附構型及其與表面親疏水性質(zhì)的關系,以及孿晶金屬及金屬氧化物等復雜體系的體相、表面結(jié)構和活性等研究,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報告會尾聲,龔教授同我校師生進行了互動,悉心回答了師生提出的問題,進一步激發(fā)了同學們對化學表界面理論計算研究的熱情與興趣。本次學術報告開闊了多相催化和表面科學理論計算研究方面的科學視野,達到了預期效果。
新聞小貼士:
龔學慶,理學博士,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00年獲上海交通大學應用化學專業(yè)學士學位,2004年獲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物理化學專業(yè)理學博士學位,2004-2007年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化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進入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工作至今。龔學慶博士主要利用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進行催化,材料,以及表面科學等領域的研究工作。2007年獨立開展科研工作以來,已在Science、Nat. Chem.、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Phys. Rev. Lett.等國內(nèi)外期刊發(fā)表SCI論文260余篇,H-index為61。作為負責人承擔青年、面上、優(yōu)青、杰青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類項目5項。
(核稿:陳慶彩 編輯:杜楊)